• |
  • |
  • 数字报
  • 您当前的位置:zl尊龙凯时集团 > 区域

    【内蒙古科创新赛道】为建好“肉库”增添“种”动力-zl尊龙凯时集团

    时间:2024-07-18 11:08:05 来源:内蒙古日报

      7月5日,内蒙古大学和林格尔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传来喜讯:一头自主知识产权的“slick安格斯肉牛”的人工采精、冻精和授精工作成功完成,内蒙古大学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技术团队开启了自主培育“抗热应激slick肉牛”新品系的研发工作。新品系的培育,致力于破解“舍饲高温高湿环境引起牛热应激反应”这个肉牛养殖“卡脖子”难题。

      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提高畜牧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助力构建家畜种业新发展格局,是薪火相传的内蒙古大学生物育种技术团队几代人接续奋斗的目标。

      从旭日干院士培育我国首例“试管绵羊”,到动物胚胎工程专家李光鹏教授带队创制国际领先水平的3个双肌黄牛新品系,再到80后青年学者杨磊研究员领衔设计“抗热应激slick肉牛”新品系,一次次“从0到1”突破的背后,是自立自强科技报国精神的一脉相承。

      2007年,李光鹏教授从国外学成归来后,在旭日干院士的精神感召和鼓舞下,加盟内蒙古大学。作为肉牛新品种培育重大课题负责人,他组织国内有实力的团队,攻关肉牛新品种培育的关键问题,着手打造中国的自主育种队伍和育种体系。而在此之前,李光鹏早已是享誉业界的知名科学家,他成功创制了世界首例克隆骡子,创建了高效家畜体细胞克隆技术体系和高效基因编辑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并且将牛、羊克隆技术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化。

      立足内蒙古畜牧业大区向强区转变的关键时期,技术攻关要破解的根本问题是家畜种业“自主核心育种要素缺乏”。“我国的常规育种体系已经远远落后于畜牧业发达国家,必须另辟蹊径,在育种理念和新技术中有所突破,才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缩短与国外育种的差距,实现弯道超车。”李光鹏深知,抓住“自主良种”这个“牛鼻子”,把本地品种做大做强的重要性。

      针对我国黄牛体型小、生长速度慢、产肉性能相对弱等长期未能破解的现状,李光鹏带领团队利用多种现代生物育种手段来突破这些种业发展难题。

      牛羊新品种培育工作和其他科研项目相比,难度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很多,失败率非常高,要不断试错、不断探索才有可能成功。在“双肌肉牛”攻关阶段,夜以继日研究培育好的种,可结局总是难产导致母牛、牛犊死亡,这让大家非常焦虑。“熬夜看文献、读材料、不断做交流,甚至要处理很多技术之外的繁复事情。长期精神高度紧张,总是半夜睡不着觉……”忆及往事,李光鹏感慨万分。细胞试验一周2到3次、克隆试验一周至少3次,实验室和牛场两头跑……最终,经过团队不懈努力,母牛成功产下健康的牛犊。

      双肌蒙古牛、双肌华西牛、双肌西门塔尔牛、双肌鲁西牛……在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一头头自主创制的“双肌”系肉牛身材健硕、皮毛顺滑,不仅外观优美,还拥有适应性强、增重能力快等高产优质的特点。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基因编辑生物育种手段培育成功的肉牛品系,评审专家给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对于我国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增强我国畜牧种业自主创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评价。

      “基地现存栏双肌肉牛312头,其中种公牛40头,成年公牛体重可达900公斤,这里也是国内唯一的草原家畜动物实验创新平台。”李光鹏介绍说,基地将借助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要平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畜牧业优质种源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努力建成世界草原家畜现代生物育种创新高地。

      十余年来,李光鹏扎根北疆投身教育科研事业,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克牛羊种质创新与繁育的同时,他也非常注重青年学者的培养,带出一支坚守边疆、躬身求索的科研团队。以杨磊研究员,白春玲、苏广华、魏著英、赵跃芳副研究员等为代表的一批“80后”优秀青年学者在高强度的科研环境中迅速成长成为一支勇挑重担的科研团队。他们在以牛羊为主的草原家畜生殖调控和生物育种的高新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累累硕果。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和“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等荣誉称号。

      2022年,团队与内蒙古侩牛公司共同承接了自治区“揭榜挂帅”种业科技攻关项目,全面整合国内资源、汇聚创新力量,建立国家级生物育种双肌肉牛中试扩繁实验基地,构建起“科研机构 龙头企业 规模养殖户”就地转化推广体系,为我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作出积极贡献。

      “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不仅是攻克‘卡脖子’难题、打通畜牧产业链条堵点与淤点的关键,相关技术研发更是国际上未来产业布局的方向,需要有相应的前瞻性储备和应对。我国是养牛大国,应该要有享誉全球的品种,这需要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久久为功。”李光鹏说。(记者白莲)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zl尊龙凯时集团 | zl尊龙凯时集团的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zl尊龙凯时集团 |

    zl尊龙凯时集团的版权声明:财会信报zl尊龙凯时集团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zl尊龙凯时集团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