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 |“吃穿不愁,还能旅游”: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zl尊龙凯时集团
“北京我之前来过,这次是带全家人一起来玩,猜到人会多,但没想到这么多,不过家人玩得开心就行。”“五一”期间,记者在熙熙攘攘的什刹海遇到来京旅游的王女士一家。尽管几乎是被游玩的人群推着往前走,王女士和家人依旧觉得不虚此行。
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今年以来,各大节假日火爆的出游场景证明,我国旅游市场已经实现快速稳步复苏,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刚性需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吃不愁、穿不愁,还有余钱去旅游”已成为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诗与远方的梦想正在照亮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
更多人有得游、游得起
3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现场表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发生变化,内涵更丰富了,要求更高了。过去吃不愁、穿不愁就觉得不错了,现在是吃不愁、穿不愁,还得有闲钱去旅游。可以说文化和旅游、诗和远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孙业礼部长的这段话,生动道出了旅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少网友留言表示:“部长可太懂了。”“部长说出了我的心声。”
“五一”假期第一天起,“开票即候补”“哪哪都是一亿人”等话题频上热搜。“从4月30日下班的那一刻起,劳动者和非劳动者几乎秒变旅游者。我们看见了越来越多的家庭自驾远行,看见了年轻人结伴远走高飞,看见了中老年群体开启旅居康养新生活,看见了10.5%的农村居民出游,农村居民出游人数已经占到节假日国内游客出游人次的16.9%。”戴斌表示,让更多人有得游、游得起、游得开心,游得放心,在一路繁花的旅程中尽享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旅游发展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年轻人正成为新时代旅游的定义者
5月1日,数万游客在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唱国歌;万人在长春莲花岛上实景演出《抗联抗联》,现场合唱《歌唱祖国》;年轻人相约来到瑞金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实地感受《追风者》的信仰;唐山放飞2000架无人机,以《向上吧,青春》致敬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先生;嫦娥六号发射吸引了广大游客去文昌“追火箭”,感受国家的强盛和科技的力量;中山大学滇红茶拉拉队将交响乐搬到村超现场,《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的歌声嘹亮……
“年轻人正在成为新时代旅游的定义者,他们走进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大国重器和大科学装置,以青春致敬先烈,涵养浓厚的家国情怀。”戴斌称。
数据显示,以18-22岁大学生为代表的00后,正成为旅游市场生力军,他们乐于探索更多非传统的旅游目的地,促使中国旅游消费市场的地域偏好发生变化。一方面,传统热门旅游城市如重庆、北京、上海、成都和深圳等继续受到青睐;另一方面,县域旅游市场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越来越多下沉市场旅游目的地受到欢迎。根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五一”假期,更多年轻游客选择了非传统热门的县域旅游,在躲避喧嚣与人潮的同时,通过参观古村古迹、参加民俗活动、品尝地道美食等方式,深度体验目的地的风土人情,收获更为轻松闲适的旅游体验。
出游方式更加多元 旅途更具文化内涵
“游客出游方式更加多元。从淄博到哈尔滨、从天水到保定,靠‘食’力出圈的热点城市频现。游客会因为一串烧烤、一碗麻辣烫、一份驴肉火烧到访一座城市,也会因为一场演唱会和音乐节、一次马拉松和电竞比赛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更可能因为某地高性价比的品质生活,背起行囊就出发。”戴斌进一步指出,目的地文娱产品丰度也已经成为影响旅游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洛阳汉服秀、“延吉公主”变装旅拍、杭州小百花越剧、上海彩虹合唱团、北京九人话剧等文化创意新空间已经成为都市旅游新场景。
此外,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现代旅游休闲方式相结合,为旅途增加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以古城古镇打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博物馆展览和传统服饰打卡等新型文旅体验为特征的“新中式”旅游迎来消费热潮。有关调查表明:93.4%的游客去过古镇,历史建筑、地方美食和品质生活是吸引游客到访的主要要素,“古城”“古镇”“古村”已成为假日旅游的高频词。
旅游目的地变着法子宠游客
从淄博“进淄赶考”,到哈尔滨“冰雪世界”,再到甘肃天水“麻辣滚烫”,接连火爆出圈的旅游目的地在互联网上掀起一阵阵“旅游旋风”。这些热门旅游城市千方百计优化消费体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出“宠游客”的旅游环境。
然而,一时的火爆或许简单,持续的火爆绝对不易。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认为,网络上的热点变化很快,能够持续“霸榜”的网红目的地并不常见,因为总会有新的目的地意图接过网红的接力棒,抢得“网络顶流目的地”的头衔。“这种变着法子‘宠游客’的做法如何能持久地坚持下去,如何真正内化到目的地每个人的行动中,‘宠客狂魔’的形象如何长期延续,如何让市场层面的‘宠游客’在经营层面有‘真收获’,如此等等,需要琢磨的问题还有很多。”厉新建表示,对于搬不走、挪不动的旅游目的地来说,必须走培育型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只有坚持长期主义、平台思维、优化环境、稳定预期,才能保证有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到来,有一批又一批的投资者涌入,从而让目的地持续释放吸引力,带来消费力,形成发展力。
2024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是“畅游中国,幸福生活”。如今,旅游者的脚步走得更远,停留得更久。“旅游正在加速进入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从北上广深大都市到小机场城市和县域中心城镇,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厚植日常生活的消费让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基础更加坚实,让旅游投资和市场主体的创新空间更为广阔。”戴斌说。(记者宋雪)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